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以此缅怀先烈、致敬英雄,彰显民族精神与国家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第一时间认真收看九三阅兵直播。大家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以更加昂扬的奋斗姿态、更加饱满的干事热情,投身到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中,用实干担当书写育人华章。
院长陈成吨:本次阅兵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彰显了中国作为世界和平捍卫者与贡献者的坚定立场。这既是一次深刻的历史回望,更是一堂震撼人心的思政大课,为我们马克思主义学院提供了鲜活的教学资源和思想引领。我们要将阅兵所展现的伟大抗战精神、国家发展成就与民族团结精神有机融入思政课程,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副院长陈锡腾: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四个自信”,众志成城,接续奋斗,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追寻抗战足迹,讲好中国抗战故事,全体思政课教师责无旁贷。
党政办主任陈芊宏:观看阅兵仪式,于我而言不仅是一次家国情怀的洗礼,更是收获了一堂鲜活的思政“实景课”。整齐划一的方队是纪律与信仰的具象化,先进的国产装备是“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动注脚,礼宾车上的老战士则是“精神谱系代代传”的活教材。 作为思政课教师,我深知这些画面比课本文字更有感染力。未来教学中,我会把阅兵里的“强国密码”融入课堂,用装备发展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用英雄故事诠释“初心使命”,引导学生把爱国情转化为读书报国的行动力,让思政课真正“活”起来、“实”起来。
德法教研室主任王加昌: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盛大阅兵,我心潮澎湃,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80年光阴荏苒,但历史并未远去。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最早投入抗日且持续时间最长,十四年浴血奋战,无数英雄儿女用生命捍卫了民族尊严。这场阅兵展现了中国军队的巨大变革,展现了中国军队斗志昂扬的精神面貌,现代化装备闪烁着科技的光芒。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不让悲剧重演,这场阅兵是中国向世界许下的和平誓言。
普通教师杨俊丽:九三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未来的昭示,它让我明白,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应倍加珍惜。作为新时代青年,我将传承先辈精神,努力奋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我深刻认识到此次阅兵就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将阅兵所展现的爱国主义精神、顽强拼搏精神传递给学生,引导他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激励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025年新进教师林凤毅:今天隆重举行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和新进思政课教师,我充分认识到自身肩负的时代重任与育人职责,今后我将致力于将抗战精神深度融入课堂教学,引导青年学子系统认知历史脉络,深切缅怀先烈功勋,自觉维护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着力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人民情怀与社会担当,激发其求知报国的内生动力,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筑牢人才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