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部门首页 部门简介 教学改革 党的建设 科学研究 青马工程 政策文件 名人录
  当前位置: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 思政课教研部 >> 教学改革 >> 正文
  今天是:
 
“提振精气神 建功新福建”思政教师说 | 启智润心 做“四有”老师
 
发布时间:2024-04-12   浏览次数:
 
     
 

一个地方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精神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需要有民族精神,一个城市同样需要有城市精神。为更好发挥“大思政课”作用,马克思主义学院围绕新时代福建思政课建设“需要什么样的精气神、怎样提振精气神”展开思政教师大家谈线上感想征集,更好地将思政课转化为思政教师投入实践、服务社会的主渠道与主阵地。

陈锡腾 马院副院长、副教授

“提振精气神,建功新福建”大家谈主题宣传活动的目的是凝聚发展共识、砥砺奋进前行,汇聚起新时代新福建建设的强大合力。可以看出,本次活动的实质就是群众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活动。这样的活动和主题非常契合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和任务的。针对“需要什么样的精气神、怎样提振精气神”的讨论,我谈三点体会。

首先,思政课堂上的教师与学生,“逐梦”和“筑梦”既是双向生成,又是同频共进,共同融汇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提振精气神,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思政课程的重要教学任务,也是思政课教师以德立身、以德施教的客观要求,是完成教育这个党之大计、国之大计的使命任务的客观要求。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

其次,作为全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发源地,三明从“五讲四美三热爱”到“门前三包”,从“六联六建”到“e三明”,始终如一的一个中心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意在三明”,中心为人民。面向新时代新三明新征程,提振精气神,建功新三明,必须牢固秉持这个中心不动摇,以百姓的满意度为“导航”,突出为民惠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载体,持续推进全民参与全民提升的精神文明创建新机制,持续扩大文明创建感召力,持续巩固文明创建新成果,不断汇聚文明创建正能量,主动融入全局,不断续写推进高质量发展“文明三明”新篇章,让城乡共享文明成果。

第三,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提振精气神,建功新福建,是牢记嘱托,推进福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现实迫切需要。上世纪90年代,习近平到福州任职不久,就大力倡导推动“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他强调“四个万家”第一条的具体要求就是“要深入扎实,不搞形式主义,要真心实意地深入群众,与群众交朋友,而不是为下基层而下基层”。他说,“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到中央工作后一直到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纠治“四风”,大力倡导和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全面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革命性重塑,发生了历史性变革。长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直面党的作风建设突出问题,多次对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出重要论述,提出了标本兼治的具体举措,身体力行作出了许多生动示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是‘行动党’,不是‘口号党’,要求真务实、讲真话、办实事”。现实和历史都证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敌。提振精气神,建功新福建,必须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离不开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以实干赢得民心,以实绩护航发展,以“拼”的姿态、“抢”的劲头,以一流目标、一流标准争优争先争效,就一定能成就未来。

唐琍琍 马院副院长、副教授

人无精神则不立,一个地方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精神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如何让思想政治课程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是每一位思政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讲好中国故事,讲好福建故事无疑是激发学生兴趣、强化理论认知、培育家国情怀的有效途径之一,它能使思政课“活”起来。在日常教学中,我常常感受到中国故事包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素材,承载着深厚的思政教育意蕴,把我们福建故事,福建精神作为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融合、理论和现实相统一的重要基础能够发挥最好的教学效果,真正做到与时代同频共振。

陈芊宏 马院党政办主任、副教授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引领人昂扬向上,感召人发愤图强,

激励人勇毅前行,蕴藏着创造历史的澎湃势能。作为新福建的建设者,我们更需要拿出冲劲、韧劲、干劲,提振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勇攀高峰的精气神。作为思政老师,不能够照本宣科,上思政课的时候要有精气神。所谓精,要金光四射,不能无精打采;所谓气,要气壮山河,不能闷声闷气;所谓神,要神采飞扬,不能死气沉沉,要讲出思政课应有的风骨。思政课老师上课要激情澎湃,课堂要真情涌动。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最成功的教育。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出更多的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庄凡 “四史”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新时代福建思政课建设需要提振教师和学生的精气神,让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师生,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学习和社会实践中。要提振教师和学生的精气神,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和兴趣。思政课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教师应运用生动案例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认识到思政课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社会热点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明白学习思政课的意义。

3. 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思政课要与实践相结合,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思考、敢于创新,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5. 强化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思政课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

6. 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教师是提振学生精气神的关键,要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使教育队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潜能。

总之,要提振新时代福建思政课学生的精气神,我们需要关注教师和学生的兴趣、需求和成长点,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强化价值观教育,以及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在思政课中都收获更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陈曼 “形策”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新时代的思政课要展现出新时代的精气神,让思政课从内容到形式都充分体现新时代的昂扬精神、豪迈气概和蓬勃生机。作为传道授业的思政课教室,更要以自信、奋斗、担当的精神风貌,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保持政治清醒,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充分挖掘福建红色文化、校史资源等,将生动鲜活的实践成就融入思政教学中,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明白,让思政课真正成为入脑、入心、入行的关键课程,成为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

姜高萌 思政课教师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中国精神生长于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进步的历程中,早已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性格特质和意志。而如何有效将我们的“精神”授给学生,是思政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我们讲好中国共产党领航中国经济巨轮破浪前行的故事,善用福建红色文化资源、红色精神,注重用伟大成就讲道理、贴合实践讲内容,既需要让教学内容跟上新时代,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水平,践行好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李天虹 思政课教师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高校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是党第二个“百年”的青春力量。而高校思政理论课是高等教育中培养学生思想理论素养的重要课程,对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在“四史”学习的常态化长效化过程中,汲取百年党史智慧和力量,以增强“四感”提升高校思政课“精气神”,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郑丽华 思政课教师

人无精神则不立,一个地方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精神支撑。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我首先要坚定政治信仰,始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讲话精神。作为一名年轻老师,我将努力提振精气神、建功新福建。一要做到富有朝气,善于创新。在工作中提出新思路,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二要做到增强骨气,敢于担当。面对一些困难要迎难而上,努力挑战自己。三要努力讲好福建故事、三明故事。上好每一堂课,让思政课有深度、有温度、有高度!

杨俊丽 思政课教师

新时代福建思政课,需要的精气神,是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是深深扎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又积极拥抱世界文明的开放态度。我们要提振这样的精气神,首先要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思政课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重要阵地。同时,我们也要不断拓展国际视野,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使思政课更具时代感和国际范。此外,我们还要注重实践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思政课的魅力,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总之,新时代福建思政课需要的精气神,是一种既传统又现代、既本土又国际的精神风貌,我们要通过不断努力,提振这样的精气神,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郭倪萍 思政课教师

越是壮阔的征程,越需要领航的力量。新时代福建思政课,需要的精气神,让我联想到了我们的伟大革命精神。近百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凝聚起了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记得广为关注中印边境冲突中披露的细节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震动,英雄战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捍卫了祖国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他们的事迹让我深受感动,我想这就是当代中国精气神的最好体现,福建烈士陈祥榕那句“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更是不折不扣地把青年一代那份浓厚的家国情怀倾注到伟大梦想的坚实步履中,把远大的理想转化到祖国和人民所期盼的创新实践中,把强烈的责任担当融入到新征程的奋斗召唤中,他们是砥砺精气神的时代新人。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的信心和能力,就是要深刻理解、坚决贯彻“八个相统一”,将新时代福建思政课需要的精气神有效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推动思政课创新发展。

刘佳明 思政课教师

我认为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要有“笃定、务实、开放”的精气神。“蒙以养正,圣功也。”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工作,是神圣的使命。“笃定”就是坚信经过努力自己能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立德树人”重任。“务实”就是思政课教师在自信的基础上,又尊重客观规律,从实际生活中寻找思政教育的种子。“开放”就是思政课教师要有宽广的视野,与时俱进,不断学习。

要培养“笃定、务实、开放”的精气神。我认为思政教师首先要从学生熟悉的中国大地来寻找思政教育的沃土,从讲故事入手、将故事中浸润的思政教育价值提取出来,坚信中国、福建、三明所具有的深厚人文底蕴、独特精神魅力能“育人”。然后,思政课教师主动关注实际、深入实际,引导学生关注实际,用真实的力量打动人心,培养认同。最后,思政课教师要用开放发展的思维看问题,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学无止境,并且要将这种思想观念传导给学生。

李梦颖 思政课教师

新时代需要有精气神的教育,教育呼唤有精气神的教师。一个有精气神的教师,才能上出一堂有精气神的课。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激情,激情是创造的土壤,激情迸发之时也是灵感光顾之时,没有激情的教学只会禁锢学生的思维,干枯学生的灵气和活力。要努力让思政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成一门让大学生醍醐灌顶、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为实现中国梦培养更优秀的建设者、接班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郑洁 思政课教师、副教授

精气神是党员干部形象的重要体现,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精神积极昂扬,工作就会充满激情,工作成效就高。邓小平同志说过:“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在上思政课的过程中,思政教师在三尺讲台上要体现对工作、对学生、对社会的责任,要增强革命精神,切实提振精气神,主动作为,率先垂范,勇于强化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不断提升精神境界和思维层次,不断提高能力素质和实践效能,汇聚各方资源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周春敏 思政课教师

精气神是教育事业的源泉,是精神面貌的具体体现,新时代福建思政课建设需要提振教师和学生的精气神。做有精气神教师,要常蹲下身来当孩子。在课堂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考虑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不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李萍 思政课教师

国家强盛离不开精神的强盛,民族复兴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离开精神。精气神作为精神面貌的体现,彰显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气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重要作用,同时思政课也是提振学生精气神的重要课程,思政教师也担负着提升学生精气神的任务。为此,思政教师需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发展需求,在教学实践中给予他们关怀和关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和精气神。

 
     
 
上一篇>>我院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开课交流活动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提振精气神 建功新福建”大家谈主题宣传活动
 
[打印]   [关闭本窗口]

 

 
 
电话:0598-8299081  E-mail:szkjyb@smykzy.com 邮编:365000
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版权所有© 2010保留所有权利
建议浏览环境:IE10.0以上版本,1280×960分辨率或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