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学如何吸引00后学生?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重大课题。当前,我校思政课教师队伍规模壮大了,教师专业背景复杂了,年龄梯队模糊了,教学团队弱化了,在此形势下,如何有效保障思政课堂教学整体质量不下降?如何讲好思政课,并进一步形成自己的思政课堂教学特色?这些问题迫切需要马院尽快拿出有针对性的载体和对策加以解决。
一、加强组织协调,确保活动有序推进
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自2021年4月14日以来,马院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创新集体备课形式,通过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连续组织开展了5次“同课异构,三师共研”系列活动,通过教学展示、集体听课、三师共研、专家点评等诸多环节,互相借鉴教学亮点,积极打造思政教研共同体,为有力保障思政课堂教学质量,推进队伍快速提升教学水平,并为下一阶段继续推动整个队伍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本次“同课异构,三师共研”活动是马院本学期思政课教师培优创优攻坚行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为确保活动顺利推进,马院在研讨主题、时间安排、活动教室、听课班级、签到考勤、教学互评、专家指导等各个环节进行统一部署,多方协调落实到位。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党委书记王怀毅、党委副书记陶榕院长、党委委员赖焕标副院长、党委纪检书记江向荣等校领导班子成员亲自出席集体听课备课活动,并对活动进行点评。全体思政课教师准时参会,认真做好听课记录,认真交流研讨,积极互鉴亮点。在前后5次活动共10位主讲教师的精心准备和生动演绎下,整个系列活动秩序严谨、内容丰富、精彩纷呈,收到了良好效果。
二、加强互动交流,推进共同进步
在活动开展之初,主讲也好,听课也好,教师们对“同课异构”的理解认识不够统一,主讲教师的教学设计思维基本围绕教材知识逻辑展开,教学导入、课堂问答和教学案例也是中规中矩,亮点不多。经过共研和互评之后,大家认识渐趁一致。第三、四次以后,异构的创新特征和活动的效果日益显现出来。特别是宁菁和唐琍琍两位教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主题的教学设计中,体现了更加广阔的历史视野和更具个性的教学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宁菁老师授课严谨有序,分析透彻,影像视频精彩得当,结论分析水到渠成;唐琍琍老师教学风格活泼,内容旁征博引,既有接地气的本土化实践案例,又有大视野的中国脱贫攻坚生动故事,两位老师上下半场互相映衬,对同一主题的不同风格的教学展示,弹奏出了百花齐放的共鸣效果,为全体受众呈现了一堂讲好中国故事的思政精品示范课,得到了王怀毅书记的高度赞扬。
三、加强经验总结,拓展活动成果
怎么跟上时代发展讲好中国故事?怎么评价和引导思政课教师上好思政课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形成的宏大历史背景和当代波澜壮阔的生动实践,新时代教学信息化改革大潮流和思政课守正创新的大形势,为思政课教师提高教学艺术提供了广阔空间。本次“同课异构,三师共研”系列活动既是一次打造思政教研共同体的积极尝试,更是马院强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序章。
下一步,马院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继续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精神,进一步增强我院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努力打造我院特色的思政课主课堂主阵地,为学生成长成才打好精神底色。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锡腾)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锡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