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2021年5月28日,在秉绶楼501教室,校党委王怀毅书记再次走进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以下简称“读书社”)的同学当中,与同学们一起谈谈什么是一所学校的“精神”。
王书记通过对我校办学经历的历史回顾,带领今天这批大一的孩子们去了解了他们所选择的“第二故乡”如何走过了60多年的风雨兼程,又是如何在这样的披星戴月中不改初心,始终将“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的树人情怀作为办学治校的使命。在王书记的讲授中同学们明白了三明医科学院几易其名,是一所与三明建市同步同行,成长于改革开放大潮,在三明医改和康养事业的发展中不断成长成熟的全日制综合性高职院校,今天的它是福建省级示范高职,秉承”树德 砺能”的校训,在师生的拼搏与汗水中,它教学质量快速提升,育人水平显著增强,成为全省变化最大、进步最快的新建高职院校之一。
麒麟山秀,沙溪水长,莘莘学子,济济一堂。人要有点“精神”,我们学院也应当属于“有点精神”的院校。在回顾60多年,尤其最近几年的办学历程之后,王书记用他的睿智找到了我们学院为什么能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始终保持进取姿态和生机活力的原因,那就是艰苦奋斗的办学传统、穷则思变的进取意识、敢拼敢上的担当作为、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勤学苦练的校风学风。
这是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它既有书中的“大道理”又有生活的“小道理”,既是思政的小课堂又对接了社会的大课堂,既有知识的增益,也有道德的熏陶;既有美的感受,也有真和善的升华。王书记诙谐风趣却又语重心长,引经著典同时数据翔实的“精彩一课”获得了“读书社”学子的阵阵掌声。
近年来,校领导纷纷走上思政课讲台,走进学生中间,以“形势与政策”课、专题讲座等形式,为学生们带来一堂堂耳目一新、精彩生动的思政课,是学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体系,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举措,也是我校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术、进学科、进课程、进培训、进读本,切实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的重要做法。在校领导的课堂上,气氛热烈、掌声不断,授课内容覆盖面广,影响力深,针对性强,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也给广大思政课教师做了很好的榜样,有效地推动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唐琍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