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学校主页 部门首页 部门简介 教学改革 党的建设 科学研究 青马工程 政策文件
  当前位置: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 思政课教研部 >> 教学改革 >> 正文
  今天是:
 
我院组织开展“行见八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
 
发布时间:2025-11-10   浏览次数:
 
     
 

为推动“行见八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走深走实,11月8日,在学院党委书记张松富、学院纪委书记江向荣的带领下,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各系学生代表约600人分四条路线赴永安市、建宁县、宁化县、明溪县、将乐县、沙县等县里的多个实践教学基地,开展“行见八闽·读懂中国”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

人文与教育系学生代表赴永安市探访“闽师之源”、感悟伟大抗战精神

上午,师生们首站探访“闽师之源”的省立师范旧址,在聆听烽火岁月艰难办学的历史中感悟先辈教育救国的赤诚,在触摸师范学堂经过风霜洗礼的建筑中坚守成为教育者的初心。

下午,师生们走进小陶镇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公园,在观看400余张抗日图片中浮现抗日先遣队的峥嵘岁月,在缅怀抗日先烈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随后,大家前往洪田镇中央红军标语博物馆,在“逢源堂”“作求堂”的红色标语与23位少年将军的事迹中,触摸革命信仰的温度。

医学与护理系学生代表赴明溪滴水岩、宁化红军医院赓续红医精神

上午,师生们来到了明溪滴水岩红军战地医院旧址,在这里,学习到红军利用滴水岩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区位优势,安置伤员病员,为东方军攻打沙县作出的重要贡献。

下午,师生们行至宁化陈塘村红军第四医院旧址住院部参观。师生们通过红军标语、漫画及红医文物,深入感悟每一件实物背后的革命故事。这些历史“活化石”让大家在参观中赓续红医精神,从救死扶伤的初心中汲取力量,进一步激发奋斗前行的使命感。

工程与设计系学生代表赴将乐常口村、沙县俞邦村探寻乡村振兴生动密码

上午,师生们漫步在将乐常口村内,了解昔日小村落是如何蜕变为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历史,知道了2021年中国第一张林业碳票在此诞生的重要意义,深刻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闽山闽水间的生动实践。

下午,师生们乘车前往“美丽乡村”沙县俞邦村,探寻“沙县小吃第一村”的致富密码。在实地走访中,师生们了解到,俞邦村人敢为人先走出山门,将传统小吃做成全国知名品牌,让小小的扁食、拌面成为带动乡亲致富的“大产业”,更是真切感受到乡村产业振兴的强劲动力与客家儿女的实干精神。

经济与管理系学生代表赴建宁学习红色革命文化、感受科技与生态融合

上午,师生参观建宁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首先抵达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总前委旧址,毛泽东与朱德在此开辟了建黎泰革命根据地。实践队员通过观察革命领导人简朴的办公与居住环境及使用过的物品,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在艰苦条件下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并最终引领革命走向胜利的精神风貌。

下午,师生们在明一牧场,通过沙盘、视频了解“四牧场一加工厂”的布局;在转盘挤奶区,学习智能脖环与5G技术应用;还体验犊牛喂养、自制奶茶,感受科技与生态融合,提升实践能力。

此次实践教学活动,三明红色历史资源转化为思政教育生动教材,让课堂走出校园、扎根实践,为青年学子上一堂生动的实践教学课

(供稿供图:马克思主义学院  郑玉琴、乔璐璐、吴欢玲、郭倪萍、林凤毅)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思政课教学学生座谈会
 
[打印]   [关闭本窗口]

 

 
 
电话:0598-8299081  E-mail:szkjyb@smykzy.com 邮编:365000
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版权所有© 2010保留所有权利
建议浏览环境:IE10.0以上版本,1280×960分辨率或更高